從“一朵花”到“一條鏈” 湖北油菜產業拓出新路子
近年來,湖北省糧食局和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結合荊楚各地糧油產業優勢,加速推動優質農業品牌建設。以“雙低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為特色,湖北目前已聚集30余家菜籽油加工企業,聚力打響“湖北菜籽油”省域公用品牌,促進“湖北菜籽油+”全產業鏈共建共享。
單產提升端穩“油瓶子”
湖北地處長江中游,是我國油菜生產大省,有著優質、豐富的菜籽油原料資源。最新數據顯示,湖北省今年夏收油菜籽總產預計突破300萬噸大關。
今年5月,在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馬家寨鄉金港村的1200畝油菜示范田,每畝收獲測產達到276公斤。這得益于“中油雜501”等高產、高油、耐密、耐遲播、抗性強的優質油菜新品種的推廣。據測算,該品種種植密度可達每畝3萬多株,含油量高達50.38%。
近年來,湖北緊盯油菜大面積單產提升任務目標,加快新品種選育和技術突破。
圍繞“好品種”打造高效技術體系,湖北制定19個主推品種高產栽培技術指導意見,在油菜主產縣市大力推進統一供種、供肥、病蟲防控和機械作業服務,注重抗災技術應用,持續推廣綠色高效生產模式。
目前,湖北擁有16個油菜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一縣一策”推進油菜大面積單產提升,全省秋播應用高產高油良種面積達1200萬畝以上。“華油雜5R”和“金油雜9號”等品種,在今年夏收期間交出“高分答卷”。
在襄陽宜城,“華油雜5R”一次性收獲和兩段式收獲畝產分別達到250公斤、268公斤。在宜昌夷陵,新引進的16個抗根腫病新品種單產水平較當地平均提升3%以上。在荊州洪湖,“金油雜9號”畝產達254公斤,含油量高達51%。
油菜大面積單產提升,讓湖北省將“油瓶子”牢牢攥緊。
文旅融合催生“美麗經濟”
近年來,湖北以“花”為媒,打造油菜產業的種植、加工、旅游等多功能板塊,“賞花經濟”持續升溫。
??圖為“2025年湖北省油菜花節”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開幕。新華網發
今年3月,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油菜花連片成海,80萬畝油菜花迎來盛放期。湖北省油菜花節多次在這里舉辦。被譽為“中國菜籽油之鄉”的沙洋,是全國油料產業帶核心區和湖北最大的優質油菜生產區。
據介紹,荊門市油菜種植歷史悠久,建有50萬畝高油酸油菜生產基地,其中沙洋縣有23萬畝。在沙洋,這片金色花海不僅催生了20億元的年旅游綜合產值,更讓400萬名游客走進田園,5.8萬名農戶牽手市場。
文旅融合催生“美麗經濟”,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80萬畝油菜花海,不僅是沙洋縣農文旅產業發展的底色,更是農戶增收的底氣。目前,沙洋油菜花海成功入選了“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和“2025湖北最美油菜花海”。
沙洋縣李市鎮會林糧油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康會林介紹說,今年合作社的油菜種植面積相比去年增加了110畝,其中560畝都種植的是高油酸油菜,促進了農戶增收。
通過挖掘油菜觀賞、蜜源、肥料等多重價值,沙洋縣大力促進油菜籽就地加工轉化,目前已建設有規模化生產基地、精深加工、智慧農業與科技創新平臺32個,培育3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24年,全縣油菜加工產值達8億元,年加工能力達45萬噸以上。
延鏈條、強品牌、拓市場
在湖北,豐富的資源稟賦催生著優質的糧油產品,油菜花開漸濃的同時,“湖北菜籽油”產業鏈全鏈發力。
近年來,湖北著力推動資源整合,以壯大龍頭企業為抓手,聯合多家菜籽油加工企業和種植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建立菜籽油產業聯合體,促進油菜籽收購、就地加工、訂單生產等,合力打造全產業鏈,提升菜籽油產業化水平。
“湖北主產的‘雙低營養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是公認的高品質食用油。近年來,湖北打造‘雙低’油菜升級版,實現高油酸菜籽油產業化開發,油酸含量超過72%。”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陳三才說。
科技賦能,為湖北油菜全產業鏈發展注入不竭動力,優質菜籽油銷量逐年攀升。
“目前,我們已將16家企業的35個產品成功推向市場,今年又有16家企業36個產品申請加入省級糧油公用品牌共建共享,品牌的帶動力進一步增強。”陳三才說。
同時,湖北著力推動優質菜籽油產業鏈建設,延鏈條、強品牌、拓市場。今年5月,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2025品牌農業生態合作大會暨溯源中國優品品鑒會上,湖北糧油區域公用品牌“湖北菜籽油”正式受牌入駐溯源中國可信品牌矩陣。
“保障‘油瓶子’基本安全,離不開培育優良品種和提升種源供給保障能力。好種子帶來好收成,湖北菜籽油產業化布局還在加快腳步。湖北將持續肩負糧食大省的責任擔當,牢牢掌握國家糧油安全的主動權,為‘油瓶子’里多裝中國油,貢獻更多湖北力量。”陳三才說。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