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貿港到世界港:海南熱帶水果出海之路
從海南果園到全球餐桌,一條“鮮行”之路已然鋪開,而這條路,才剛剛開始。
“一袋650克,16.99加元,雖貴卻真香。”來自加拿大溫尼伯的網友 Lucky deer 微博點贊海南荔枝,“又甜又水又核小,可沖!”這句話寫盡了海南水果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貴,是因為品質;好吃,是因為“鮮”到心坎里。
天賦異稟:海南熱帶水果的天然優勢
海南自帶熱帶長夏無冬的生態標簽。這片島嶼溫暖陽光充足、雨量適中,孕育了無數風味獨特的熱帶水果:三亞蓮霧光澤鮮艷、香脆多汁;高山密瓜香甜爽口;陵水荔枝早熟上市,成為“世界荔枝看中國、中國價格看陵水”的風向標。
海南希源農業負責人李亮輝指出:“海南光照時間比云南、廣西、四川等產區更長……海南芒果雖然產量不大,但品質無可比擬。”特別是海南“貴妃芒”樹熟即食、香氣濃郁,與其他產區非樹熟產品形成鮮明區隔。
科技保鮮與精準監管:全鏈護航“鮮行”
高品質水果還要“鮮”得住。從源頭到餐桌,海南企業和監管部門聯手構筑保鮮鏈。
以海南景鵬果業為例,持續投入土壤改良、肥料優化、栽培技術升級,實現荔枝畝產達3000多斤,比普通果園高出約33%。企業還建立熱帶水果深加工無菌車間,先后取得ISO9001、ISO22000與海關出口包裝廠認證,用標準化流程提升附加值。
海南聯越貿易自主研發“氣調鎖鮮”包裝技術,令荔枝保鮮期延長至20天,同時搭配全程溫控海運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三亞蓮霧則選用空運,72小時從果園直達海外餐桌。此外,海南海關開設水果綠色通道,實行預約查驗、優先通關,并推動“云簽發”“遠程屬地查檢”等模式改革,讓出口手續省去企業跑腿。
溢價與市場:海南“鮮品”賣得值且走得遠
新鮮與品質雙重優勢為海南水果贏得高溢價。海南聯越貿易總經理李彬透露,一上市火山荔枝在歐洲、中東終端零售價高達 40 歐元/公斤,遠超預期,且已有數百噸出口到俄羅斯、荷蘭、西班牙、加拿大、新加坡等市場。
以“海南鮮品”旗下的三亞蓮霧為例,自2023年首次出口加拿大后,迅速成為常規品,不僅進入溫哥華,也打入中東迪拜市場。陵水“曉蜜”蜜瓜品牌,2024年已在東南亞、中東、歐美市場建立供應網絡,定位“水果界的輕奢品”。
在最新一屆海南荔枝訂貨暨品牌營銷會上,國外采購商 Maxii 計劃訂購12萬斤海南荔枝,并表達“希望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的意向,體現出市場對海南荔枝品牌的信賴與期待。
展出木瓜吸引參觀者。駱云飛/攝
品牌驅動:區域公用品牌“攜鮮”全球
自2022年9月以來“海南鮮品”被設立為海南省級全品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成為熱帶水果“抱團出海”的核心載體。希源、景鵬、勝杰等企業紛紛入選,通過資源整合、標準制定與渠道共用實現合力發力。
在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帶有“海南鮮品”標識的海南荔枝贏得展會高流量,吸引大批國內外采購商與消費者關注,為品牌增長創造了可觀動力。
企業也在不斷豐富產品矩陣。希源農業推出液氮鎖鮮技術打造原色原味的芒果冰淇淋整支速凍制品,在保障香味、糖度與營養的同時,已完成出口備案,未來有望通過自貿港加工政策——“買全球,賣全球”。
拓展全域:“海南鮮品”加速多元出海
除了水果,“海南鮮品”戰略同樣為水產和畜產品搭建出口平臺。2025年前兩個月,海南羅非魚及其制品出口額達5.1億元,增長36.5%,占全省水產品出口總值的93.4%;北美、歐洲、中東等重點市場訂單增長明顯——對美國增長39.6%、加拿大109.9%,英國、法國、荷蘭也分別增長約75%、52%。
企業通過建立高標準加工線、冷鏈倉儲與快速通關措施,推動出口加速前行,也實現了“鮮水產品”跑出“開門紅”。
多輪驅動:自貿港政策與國際協定助力
“海南鮮品”發展離不開政策紅利疊加。海南自貿港享有的“加工增值30%免關稅”“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等制度,為農產品出口提供超額價值保護。RCEP整體生效和“零關稅”貿易鏈條建設更讓海南成為海內外鏈通暢節點,為區域內植物、水產、生畜產品流通鋪開了綠燈。
此外,省政府與海口海關推出“一線放開”“邊檢邊放”、快速通關、“云簽發”等創新舉措,為企業節省時間和成本,讓出口常態化、更高效。
展望未來:海南鮮品的全球之行
我們見證了“海南鮮品”從起步到加速,從水果到全產業鏈的持續擴張。無論是荔枝的高溢價、高產值,還是水產品的強勁增長,都印證了鮮品戰略的成效。
未來,海南還將繼續拓展新品類、強化品牌矩陣、完善冷鏈物流網絡和市場觸達方式,通過標準化基地、加工平臺與品牌聚力,將“海南鮮品”打造成熱帶農業的世界名片。
從海南果園到全球餐桌,一條“鮮行”之路已然鋪開,而這條路,才剛剛開始。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