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字號”農產品如何加速走向更遠方
讓江西優質農產品“走出去”,是推進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件大事。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支持農業企業參加境外展會,擴大農產品出口。
日前,記者從江西農業國際貿易業務培訓暨海外招商推介活動現場獲悉:今年1至7月,我省農產品出口額達3.33億美元,同比增長11%,連續7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江西作為農業大省,如何進一步延續良好出口態勢,讓“贛字號”農產品加速走向更遠方?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行業專家、企業代表,試圖尋找答案。
嘗新 首次舉辦農業國際貿易專項活動
“江西農業國際貿易業務培訓暨海外招商推介活動,是我省首次舉辦的針對全省100家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優質主體開展的農業國際貿易、對外投資專題培訓招商活動。”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與涉外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活動是落實省委一號文件最新要求的一次嘗試。
此前,我省農業產業化更多強調的是國內市場、國內品牌、國內電商、國內展會、國內銷售,對國際市場關注不多、探索較少;部分企業仍存在不想出、不敢出、不會出國門的現象,我省農產品國際貿易常年出現逆差。
省農業農村廳把解放思想、讓大家主動“走出去”,作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國際市場,除產品展銷、現場參觀外,活動還特別邀請了農業農村部、南昌海關、省外辦的專家,圍繞農業國際貿易形勢及貿促工作實踐,中國農業對外投資政策、現狀及重點國家機遇分析,農業企業“走出去”注意事項和APEC卡政策宣介、農產品檢驗檢疫和通關報關流程等主題,為企業家帶來專業的知識分享和實操指導。活動吸引了農業企業和農產品采購商代表200多人參加。
馬來西亞采購商代表洪小良表示,此次活動讓他看到了江西加快農產品“出海”的決心,希望能了解更多江西產品,并把它們帶入馬來西亞市場。
分享 傳遞優質企業成功經驗
“目前,我們公司的水果銷往國家(地區)數量達到41個,是我省擁有水果出口資質最多的企業之一。要讓世界信任中國水果、熱愛江西農產品,首先要做好自己。”江西省鴻遠果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豐蜜橘出口協會會長王鴻斌,分享了自己成功開拓海外市場的三大法寶:找準市場定位、全方位培育人才、誠信經營。
在王鴻斌帶領下,南豐縣水果出口企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如今數量超40家;一支3萬人的水果貿易大軍馳騁全球各地;南豐水果年出口銷售額突破100億元。這一現象,被國內水果銷售行業稱為“南豐現象”。
王鴻斌還告訴記者,目前他正在著手打造江西省果聯寶農產品供應鏈平臺,擬對江西水果出口全產業鏈進行整合,突出智能銷售和供應鏈金融服務,為江西水果出口企業提供大數據服務,填補果貿商B端的互聯網平臺空白,推動江西省水果出口額快速增長。
江西林恩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利民認為,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必須向國際最高標準看齊。“林恩茶產品符合歐盟衛生安全標準。”袁利民表示,目前公司已經通過德國公平貿易標簽組織、英國道德茶商聯盟等多個平臺論證,企業產品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
企業家們不僅分享成功經驗,也分析潛在風險。
“水產出海市場拓展存在多重潛在風險,包括貿易壁壘、物流風險、客戶賴賬等,需要大家時刻關注關稅和當地外貿政策變化;對于信譽不好的客戶要做好預防,注重合同細節……”作為省級農業國際貿易優質主體之一,江西西龍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洪凌玉為大家帶來諸多實戰經驗。
轉變 主動對接巨大潛在市場
“2001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額約占全球的3%,2024年提高至8%,排名由第十一位上升至第二位,僅次于美國。”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信息處副處長于敏表示,隨著我國農產品貿易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不斷提高,作為農業大省的江西潛力巨大、大有可為。
數據顯示,在外需回暖拉動下,今年上半年我國的水產品、水果、茶葉等出口表現亮眼,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3.4%、6.2%、5.4%。其中,江西茶葉出口居全國第六位;米粉出口居全國第二位,出口額達1312.8萬美元。
江西如何把握機遇,乘勢而上?
“我們公司是2016年前往柬埔寨從事海外物流貿易的,此前主要以芒果銷售為主,近兩年在不斷拓展新產品,江西是我們的重點關注對象,準備再拓展幾個新品種。”尚達柬匯(柬埔寨)國際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超表示,近兩年,江西農業產業化不斷推進,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實踐證明,江西的農產品質量能夠經得起國際市場的檢驗。2024年,該公司銷售贛南臍橙和井岡蜜柚共16個貨柜、約300噸,銷售額達23.4億元。
不僅是徐超,此次活動共促成來自美國、意大利、西班牙、捷克等國家采購商,與我省農業企業簽訂農產品貿易訂單金額3億多元,多家企業達成意向訂單。現場發布的出口農產品供應清單180個,涵蓋畜禽、茶葉、菌菇、水果、糧油深加工產品等多個品類。
據了解,省農業農村廳將以此次培訓推介活動為起點,計劃在“十五五”期間,每年以培訓招商活動為載體,為企業搭建信息共享、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平臺,加速推進我省農業國際貿易發展向“3E”轉變,即向External(涉外)、Export(出口)、Exposition(展銷)轉變。
“我們還將從主體培育、生產、銷售、品牌打造、展示展銷等五個方面全面發力,并出臺一系列舉措。”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與涉外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圍繞供港澳生豬和蔬菜、柑橘類水果、竹筍蘑菇罐頭、茶葉、水產品等市場占有率高的農產品生產區域,遴選10個農產品出口強縣;動態培育100個省級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優質主體;聚焦贛南臍橙、南豐蜜橘、樂安竹筍、婺源茶葉、上饒烤鰻等產品,培育出口農產品精品品牌;支持企業在主流跨境電商平臺開設店鋪,鼓勵引導多元主體建設海外倉;鼓勵更多農業企業和產品進駐RCEP國家館等。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