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青梨映豐收 全鏈賦能結碩果
從瀕臨滅絕的11棵老梨樹,到1.1萬畝規模化種植基地;從有千余年種植歷史的地方名品,到通過歐盟商標注冊的“黃金果”;從單一種植到“種植+倉儲+物流”多元業態延伸……近年來,吳堡縣緊抓榆林市培育壯大現代農業“4+×”特色產業機遇,通過政策扶持、資金傾斜、科技賦能、品牌打造、全鏈發展等一系列措施,推動“吳堡青梨”實現華麗轉身,成為強村富民的“拳頭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甜蜜動能”。
點亮“科技樹”老品種變身“新寵兒”
9月1日,走進辛家溝鎮李家河村千畝青梨基地,層層疊疊的梯田上,一排排梨樹枝繁葉茂、長勢喜人,拳頭大小的青梨掛滿枝頭,孕育著豐收的希望。幾名村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對梨樹進行拉枝作業。
“以前外出打零工,收入不穩定,自從村里的青梨基地建起來后,在這里務工,一年可以掙兩三萬元工資,也方便照顧家里。”村民李德旺說。
吳堡青梨又稱“瓣子梨”,是吳堡特有的名優水果品種。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吳堡青梨產量一度達到100萬斤。后來,由于樹齡老化、管理粗放、病蟲害嚴重等原因,青梨種植面積和產量大幅下降,到2014年,全縣僅留存11棵老樹種,品種瀕臨滅絕。
為有效保護品種資源,發展地方特色產業,近年來,吳堡縣乘著科技“東風”,做了大量青梨保護與開發工作。2015年,該縣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榆林市果樹辦對老樹進行品種認定,通過采穗嫁接成功培育1500株苗木,并由吳堡縣豐潤現代農業園區示范推廣;2023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吳堡青梨試驗示范站”正式揭牌,開展脫毒、輻射誘變育種、組培育苗等工程,不斷優化品種、提升品質,從根本上解決因長期嫁接導致的病毒積累和品質退化問題。
此外,吳堡縣還出版印發了《吳堡青梨高效栽培技術》,定期組織培訓會,邀請專家為種植戶、企業負責人講解栽培技術,累計培訓農牧人才、果農、企業技術人員3000余人次,發放相關技術手冊3000余冊,進一步糾正管理誤區,提升整體種植水平。當前,科技正日益成為吳堡青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擦亮“金招牌”“土特產”出圈又出彩
眼下,吳堡青梨即將上市。在辛家溝鎮深砭墕村,種植大戶霍保國自豪地推薦:“吳堡青梨,果肉細膩,皮薄核小,一口爆汁!”霍保國的底氣,來源于吳堡青梨的優秀品質。它具備梨果優生七大黃金指標,不僅口感上“肉酥香甜”,更兼具營養和保健價值,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一滴泉水”。
最近,深砭墕村黨支部書記霍鵬輝有個甜蜜的“煩惱”,他的電話從早到晚響個不停,都是想訂購青梨的客商,村里的青梨還沒成熟就供不應求。霍鵬輝介紹,青梨是深砭墕村的主導產業,目前種植面積達200多畝,產量近300噸。收入最高的農戶可達20多萬元,去年國家能源集團援建了冷庫,可以滿足全村青梨的儲存需求。
如何擦亮“吳堡青梨”這塊“金招牌”,讓地方土特產“走出去”“火起來”?近年來,該縣不斷加大對“吳堡青梨”品牌的培育力度,依托“公共品牌+企業品牌”模式,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重點城市開展形式多樣的營銷活動,全面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同時,通過設立“吳堡青梨”形象店、舉辦青梨采摘節、開展有獎征集廣告語活動等創新營銷手段,融合“產業+文化+旅游”元素,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2025年,“吳堡青梨”已通過歐盟商標注冊,并正式獲批地理標志產品省級地方標準發布。為進一步提升青梨品質與品牌影響力,該縣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產業定位、扶持范圍及補貼標準,積極引導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共同推動青梨產業做大做強,全面助力品牌建設與產業提質增效。
打造“強引擎”“鏈”出產業好前景
9月2日,在吳堡縣豐潤現代農業園,工人對冷庫進行清掃和檢修,迎接即將到來的青梨成熟期。“青梨采摘后會第一時間運往冷庫,保證新鮮度的同時,讓口感更甜美。”吳堡縣豐潤現代農業園負責人賈艷升介紹,冷庫分選車間配備了智能選果機,為青梨全面“體檢”,檢測硬度、糖度、內部缺陷等關鍵品質指標,并根據重量和果徑把青梨分成不同等級,每小時可以分選青梨約2.6萬顆,創造了儲果、包裝、運輸等多個崗位。
豐潤現代農業園是吳堡縣全力打造青梨全產業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按照“提質、增效、延鏈、創牌”的全產業鏈發展思路,著力在品質提升、規模種植、技術創新、品牌培育、精深加工、農文旅融合、強鏈延鏈等方面上下功夫,加速推動“吳堡青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產業規模效益整體躍升。
此外,吳堡縣創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資產入股、入園就業、訂單收購等形式將農戶嵌入產業鏈,讓產業發展服務于群眾增收致富。“2021年,我們通過蘇陜協作來到李家河村種植青梨,目前總種植面積1300余畝,帶動周邊農戶100余戶就業,每年支出務工費用200多萬元。”蘇陜協作果維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部門負責人李廣州說。
目前,吳堡縣青梨栽植總面積達1.1萬畝,涉及40個行政村,已實現農村常住人口人均一畝青梨的目標。 2025年,預計掛果面積4000畝,產量4000噸,產值可達6000萬元。全部進入盛果期后,青梨年產值可達3億元。
吳堡縣果桑產業服務中心主任賈建強介紹,下一步,該縣將重點推動青梨產業“提質增效”與“三產融合”,推廣智慧果園管理系統,全面提升果品品質與產量;加強品牌推廣與保護,發展青梨精深加工,推出梨膏、梨汁、梨罐頭等產品,推動這顆“黃金果”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一顆青梨,千年傳承。如今,吳堡青梨正以其獨特的甘甜,滋潤著吳堡百姓的幸福生活,書寫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金色答卷”。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