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土特產”的“金招牌”養成記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產品。小小土特產,一頭連著農民增收,一頭連著廣大市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部署:“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日照有著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征,也孕育出了不少獨具特色的土特產。在前不久舉辦的“產業鏈上的山東(日照)好品牌”——日照市推動鄉村富民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見面會上,來自日照現代農業產業鏈的幾位企業代表,攜各自領域的“硬核成果”,講述了日照鄉村富民產業以品牌為橋、以創新為翼,從“土特產”邁向“金招牌”的轉型故事。日照綠茶:茶莊模式掀起“品質革命”
“茶莊模式是日照綠茶產業升級的里程碑,更是全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山東瀏園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瀏園”)總經理劉波談及“日照綠茶茶莊”模式時,語氣中滿是肯定。他認為,作為全省首創、今年4月推出的創新舉措,這一模式正推動日照綠茶完成從“產量競爭”到“品質革命”的關鍵一躍。
“日照綠茶茶莊”選拔標準極為嚴苛。譬如,企業必須滿足規模達標(150畝以上)、安全認證、誠信經營等6個前置條件,并嚴格執行《日照綠茶茶莊建設技術規范》等8項標準。譬如土壤有機質含量要大于20g/kg。要求茶莊綠茶特級:水浸出物總量≥50%(國標≥34%)、游離氨基酸≥4%(國標≥2%)、水溶性碳水化合物≥3.9%(國標無要求)。
成功入選首批“日照綠茶茶莊”的瀏園,其1080畝有機茶園正是這一模式的最佳詮釋:3:1的山林種植黃金配比,完整恢復了原始生態鏈,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達93.6g/kg。歷經十六年國內有機認證和九年歐盟、日本、美國、加拿大國際認證,實現農殘“零檢出”。產品不僅斬獲中茶杯金獎、2016年日本世界綠茶評比金獎等獎項,還作為省政府特色禮品贈送外國嘉賓,亮相米蘭世博會、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世博會。
在劉波看來,茶莊模式的價值不止于“定標準”,更在于推動產業向“高品質、品牌化、三產融合”跨越。未來,隨著茶莊集群的擴大(規劃至2026年建成30家),將會對日照茶產業集約化程度的提高、茶葉品質的提升、茶農收入的增長、品牌影響力的擴大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一模式或將成為中國茶產業現代化轉型的經典范式。
肉雞種源:“東禽1號”裝上自主“中國芯”
“截至品種通過審定,已累計推廣超1050萬套,為15億只優質肉雞提供種源,僅矮小節糧一項技術就為國家節省糧食 13萬噸。”山東紀華家禽育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紀華家禽”)董事長趙紀華介紹了“東禽1號”麻雞配套系這一“日照造”品種——它不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山東省第一個由企業培育的黃羽優質肉雞新品種,更以“節糧高效”的特性,為中國肉雞種業自主可控寫下生動注腳。
“1997年進入畜牧行業時,國內肉雞品種長期依賴進口,不僅耗費大量外匯,還存在疾病風險和口感適配性問題。”趙紀華回憶,當時市面上最多的進口白羽肉雞對養殖設備和技術要求極高,難以適應個體養殖戶需求。于是,培育 “適合中國消費者口味、適應中國養殖環境”的國產品種,成了他堅守近三十年的目標。
以日照本土瑯琊雞為基本素材,團隊通過雜交合成、基因導入、品系選育等技術,聚合國內外優秀育種基因,最終培育出“東禽1號”麻雞配套系。這個專為北方尤其是黃淮海地區“量身定制”的品種,兼具多重優勢:父母代母雞成雞體重比正常體型小30%—35%,耗料減少25%—30%,產蛋高峰期日耗料118克左右。具有父母代矮小節糧且羽色、腳色雙自別雌雄,商品代羽速自別雌雄等特點。2022年12月30日,該品種獲國家畜禽新品種(配套系)證書,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山東首個由企業培育的黃羽優質肉雞新品種。如今,“東禽一號”青腳麻雞新品種已成為全國推廣量最大的優質青腳麻雞品種。
趙紀華介紹,在前期優質肉雞選育工作基礎上,目前還選育出“瑯琊土雞1號”,該新品種肉質好、風味佳、發育快、抗逆性強、整齊度高,適合養“老雞”,適合發展林下經濟。紀華家禽技術團隊集成“五個統一”管理理念,通過技術培訓,創新養殖基地示范和“公司+合作社+銀行+農戶”兩種新模式,開展“瑯琊土雞1號”示范推廣工作,現年推廣“瑯琊土雞1號”100余萬只。目前,紀華家禽既是山東省瑯琊雞原種場、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更是北方最大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優質雞育種企業。
趙紀華表示,未來,企業還將繼續推出優質肉雞新品種,形成重大優質肉雞品種系列,進一步提高企業和種源的核心競爭力,讓更多的中國人吃上中國自主培育的優質肉雞。
串收番茄:“三良”標準種出“優等生”
串串番茄垂掛藤蔓,串型緊湊、果型一致、色澤鮮亮,不僅通過Global GAP國際認證、持有“非轉基因”證明,更經SGS 533項農殘及水質標準檢測合格。招賢五彩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賢五彩”)的串收番茄憑什么能成為市場上的“優等生”?公司總工程師趙善興在見面會上揭開答案:“這背后是‘良田、良種、良法’的協同發力。”
在智慧化玻璃連棟溫室里,“良田”用反滲透水灌溉,椰糠無土吊掛栽培,避免土傳病害和重金屬污染。從全球篩選“良種”,精選法國Gautier公司和荷蘭圣尼斯公司表現最好的優良品種,果型美觀,口感酸甜,風味獨特,抗性和抗逆性好。“良法”通過Priva環控系統對溫室光照、溫度、濕度、灌溉精準控制,為番茄生長提供最佳的環境和水肥管理。比利時碧奧特熊蜂授粉,保證番茄天然無激素。
“我們用‘國際領先、智慧高效’的理念,將‘綠色安全、品質至上’作為核心準則,從源頭到終端全程嚴控,讓日照番茄贏得市場信任。”趙善興說。
日照花生:一顆小花生的“全球版圖”
“2024 年出口7493噸,占全國 9.88%,暢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照金果糧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果糧油”)行政總監高瑩展示的成績單,道出了“日照花生”的國際影響力。扎根日照25年,這家企業從傳統加工廠成長為綜合性農業龍頭,秘訣在于科技創新與品牌建設的“雙輪驅動”。
通過與中國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共建創新聯合體,金果糧油拿下15項知識產權授權,其中5項高價值發明專利,破解了花生加工的技術瓶頸,年產能突破5萬噸。品牌建設上,注冊“日照花生”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讓“日照花生”擁有了國字號地域身份證。同時,在突尼斯注冊了“VILLAGE FARMER”國際商標,在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多個國家注冊了馬德里商標,提升自主品牌在海外的品牌聲量。“從田間到餐桌,每顆花生都帶著‘日照品質’的印記。”高瑩說。
一杯綠茶的清香、一只肉雞的鮮嫩、一串番茄的酸甜、一顆花生的酥脆,共同編織出日照鄉村富民產業的“品質圖譜”。以品牌為鑰,以創新為驅,日照正讓更多“山海好味” 走出田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讓“日照好品”香飄更遠。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