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守護一株參苗到賦能千億集群
千畝林下參,十萬百草王。在長白山腹地的廣袤林地間,一株株人參正頂著露珠、迎著朝陽蓬勃而生。
作為全球人參核心產區,吉林省人參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0%、世界總產量的40%,2024年吉林省人參產業綜合產值突破800億元。
山高林厚,廣種多收。這份耀眼的“成績單”背后,卻藏著不少“成長的煩惱”:人參加工損耗爭議頻發,部分合同因約定不明導致糾紛難解;電商平臺人參產品缺少批準文號、包裝標識不規范等現象影響市場秩序;部分從業者法治意識淡薄,在法律風險防范等方面仍存在盲區……
今年1月,吉林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人參全產業鏈產值達到千億級規模。
面對發展藍圖,吉林法院主動融入護航全省特色產業發展大格局,精準對接人參產業發展的法治需求,以司法智慧破解發展瓶頸,用一系列務實舉措為吉林人參向千億級產業集群躍升注入法治動能。
建立“人參專家庫”,排除制約產業提級的隱疾
在“中國人參之鄉”吉林省撫松縣萬良鎮,全國80%的人參初級農產品交易都在這里完成。
人參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鏈條在發展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問題,成為影響產業發展的諸多困擾。
參商老王就曾因參片加工損耗問題而苦惱不已。
“法官,我兩個月前給老劉加工的紅參片,到現在都不給加工錢!”2024年2月,老王一大早便來到撫松縣人民法院萬良人民法庭立案。
原來,雙方在簽訂紅參切片加工合同時,沒有對合理加工損耗比例進行明確約定。老劉收到紅參片后,認為參片斤數不夠、損耗過大,同時主張用合理損耗以外的額外損耗折抵加工費,老王不同意,這才訴至法院。
老王一案并非孤例。在吉林,70%以上的人參從業者是農民,合同約定不明、責任劃分不清、產品鑒定困難等問題在涉人參糾紛中普遍存在。同時,人參種植和收獲對農時要求較高,一旦錯過,極易影響人參品相和價格,給參農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如何通過已經加工完成的紅參片確定加工切片時的實際損耗?萬良法庭庭長韓國寶馬上想到邀請“人參專家”給出專業意見,讓案件迎來了轉機。
2023年,為彌補法官對人參專業知識的不足,撫松、集安兩地法院率先建立了“人參專家庫”,為人民法院調解工作提供專業支撐。經過發展,如今的“人參專家庫”已涵蓋了來自全省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領軍企業的專業人才。
“通過測量稱重和橫向比對,一般紅參片的合理加工損耗為5%至10%之間,而本案中老王加工的損耗為15%,確實屬于損耗稍大。”李國峰、王越兩位“人參專家”綜合研判后給出意見。
最終,綜合雙方當事人、人參專家的意見和證人證言后,韓國寶提出調解方案:酌定按10%計算合理損耗,將額外5%損耗抵銷加工費,老劉向老王支付加工費5000元。這一方案不僅得到了雙方的一致認可,更解開了兩人心中的疙瘩,表示以后將繼續往來、不誤合作。
除了“人參專家”的助力,吉林法院還積極建立涉人參案件專業法官培養機制,通過理論學習、實踐觀摩、模擬演練、座談研討等多種形式,提高法官的業務水平和鑒別能力,以此妥善化解各類人參產業糾紛。
如今,在“人參專家”的加持下,吉林法院“速度快”“效果好”的涉人參糾紛調解工作機制日趨完善,當事人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均得到有效降低,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規范電商平臺經營,劃定妨礙產業提級的底線
吉林人參產業向千億級臺階邁進,離不開電商平臺的助力。近年來,吉林省人參產品線上銷售占比呈逐年上升趨勢。
然而,電商平臺中人參產品包裝標識雷同、標注信息不全、缺少批準文號、虛假宣傳等不合法、不規范現象時有發生,損害消費者權益。
2022年10月,賈某在長春市某商貿行經營的網上店鋪購買了3盒“韓國高麗參6年根紅參濃縮液”。收到商品后賈某發現,商品未取得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且外包裝無中文標簽、未標注“孕婦、哺乳期婦女及14周歲以下兒童不宜食用”等法定警示信息。賈某以商貿行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為由訴至長春互聯網法庭。
“賈某主張解除買賣合同、退貨退款及十倍賠償,于法有據,本庭予以支持。”2023年2月,經審理,長春互聯網法庭庭長李爽落下法槌。
近年來,針對電商平臺人參產業糾紛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保證標準統一、類案同判、質效雙優,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統籌和明確部署——
2022年6月,吉林高院指定長春互聯網法庭集中管轄全省涉網絡人參產業交易糾紛,以集約促高效。
2023年12月和2024年6月,經吉林高院同意,集安市人民法院和撫松法院在清河、萬良兩大人參主產區分別建立清河人參法庭和萬良人參法庭。同時在法庭建立人參產業糾紛立、審、執“綠色通道”,實行快速立案、快速審理、專人執行的工作方式。
三家法庭共下“一盤棋”,嚴厲打擊損害消費者權益、阻礙人參產業發展的違法行為,持續擦亮吉林人參“金字招牌”。
針對涉人參糾紛,長春互聯網法庭還專門制定了“四查四核”標準化審查清單和判后釋法明理機制,有針對性地防止類案發生。截至目前,共開展涉人參產業普法宣傳100余次,判后釋明70余次。
李爽介紹,今年3月,長春互聯網法庭還舉辦了“府院聯動護航消費者權益、營商沃土共育參茸土特產”主題座談,來自省直機關、行業協會、高等院校、行業領軍企業的30余人暢所欲言,共同為優化人參產業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言獻策。
編寫法律指引,夯實推動產業提級的根基
如今,吉林人參擁有涵蓋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生物制品五大系列的3000多種產品。“百草之王”正煥發著前所未有的產業活力。
然而,一個現實課題愈發清晰:當產業規模持續擴張,如何提升人參從業者的法治意識,讓法治精神如參須般深扎產業鏈每個環節,進一步規范人參市場的合法有序經營,從源頭化解人參產業糾紛?
今年5月,敦化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褚慶平、法官佟圣偉一起走進吉林敖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普法宣傳。
“林經理,你們之前跟我咨詢的人參保健品外觀設計知識產權案件的法律風險點,我們已經編寫進這本《人參產業鏈法律風險防范指引》了。對照《指引》內容,就能有效防范未來可能出現的常見法律風險。”說著,褚慶平遞過《指引》。
“謝謝褚法官,目前企業正對人參精深加工領域進行創新研發,有了《指引》,我們心里踏實多了。”敖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曉林說。
這本凝結著司法智慧的《指引》,正是吉林法院延伸法治觸角的創新實踐,目前已在萬良、清河等地人參市場和全省主要人參企業推廣使用。
此外,吉林各地法院也積極助力人參產業全鏈條合法運行,從成立人參產業法治工作組、開通人參產業法治服務熱線、開展人參從業者行業培訓,到聯合相關部門印發《以司法力量保障人參產業發展聯動工作機制》、發送多份司法建議書……一項項務實舉措的落地實施,為人參產業糾紛源頭治理與行業治理一體推進加速賦能。
“作為吉林省推動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成員單位,吉林高院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于人參產業發展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入調研吉林人參產業發展存在的現實困境,為吉林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專業化司法服務。”吉林高院民四庭副庭長趙希洋說道。
幾多汗水,幾多成果。
2022年6月至2025年4月,吉林法院涉人參案件源頭治理效果明顯,共審理涉人參產業案件1350件,涉案金額超7800萬元,平均審理周期縮短30%,先行調解率達55.2%,審判質效不斷提升。
白山松水處,天地韻自成。
當清晨第一縷山風拂過長白山脈,株株參苗以昂揚姿態奮力向上生長,宛如法治陽光照耀下的人參產業,正以澎湃的動力向千億級優勢產業不斷進階。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