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用活地理標志品牌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首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典型案例,湖北秭歸臍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入選。現如今,湖北擁有地理標志產品167個,地理標志商標538件,數量居全國前列。地理標志已經成為該省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農民收入、通向國際市場的“金名片”。
地理標志是一種蘊含著極大經濟價值的知識產權。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文化多樣,地理標志產品非常豐富。在實踐中,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開發也暴露出一定短板:地理標志品牌意識不強、產業鏈融合不足等問題仍然突出。部分企業“重生產、輕品牌”,一些地理標志傳播效果有限,個別地區存在盲目擴大地理標志產區、淡化地理標志品牌形象的傾向。
品牌化是地理標志產品發展的核心。可由地方政府牽頭制定地理標志產品發展規劃,明確產業發展目標。選擇地域特色鮮明、規模大、輻射力強、發展前景好、經濟效益高、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產品申報地理標志。通過分類指導、精準施策,鼓勵各地深挖地理標志產品的文化內涵,引導地理標志產品規模化、多樣化發展,以適宜模式匹配優勢產業,促進當地特色產業融合發展。
對于地理標志產品來說,品牌是面子,品質是里子,標準則是品質的保證。各地要高質量申請建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堅持標準引領,圍繞地方特色產業,制定農業地方標準及技術規范,為保障地理標志特色產品質量提供有效技術支撐。嚴把地理標志產品源頭質量關和生產過程控制關,建立生產、銷售、服務、消費等全環節質量責任追溯體系。強化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印制和使用管理,推動經營主體規范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
地理標志產品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如何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值、市場空間和品牌競爭力,進而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成為當下的必答題。
一方面,實施“品牌價值提升”行動。立足傳統優勢,在尊重傳統工藝的前提下,根據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大力研發新產品,實現傳統產品與新產品齊頭并進,提升地理標志品牌特色品質。另一方面,發展特色產業,實施“地理標志+”行動。強化地理標志與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質量等工作的融合,提升品牌影響力和附加值。
從長遠來看,還要立足我國地理標志資源豐富的特點,為品質更優、聲譽更好、關聯性更強、質量可控的地理標志產品,建立更加完善的保護機制。加快完善地理標志法律法規,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管理服務水平,發揮專家作用,簡化審核和辦理程序,推進“一站式服務”。推動地理標志產品的國際互認互保,加速推進我國地理標志“走出去”。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