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江:“以學促干”鍛造內功
最近,在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中余鄉中余村,早熟黃桃搶“鮮”登場,還沒等村黨支部書記王巧云開口,鄉里年輕干部早早趕來,幫著桃農做營銷。今年,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啟動后,中余鄉為了提升干部隊伍建設,專門組織27名年輕干部成立“青干議事堂”,共分五個小組,著重落地“金點子”、攻克“老大難”。其中,由“90后”鄉長楊鵬領銜六位“小伙伴”,鎖定如何讓“土特產”成為“富產業”。
這題還真切中王巧云的痛點。作為縣里最東北面的山區鄉鎮,中余從鄉到村有不少土貨,盡管不愁銷,可也賣不了好價格,尤其包裝土里吧唧,難登大雅之堂。明晰賽道后,大家先學,請專家、找資料,再碰頭議、著手干。山里農產品樣樣都有一點,樣樣都只有一點點,個個打品牌不現實,大家決定創建覆蓋全品類的區域公用品牌,集思廣益后就取名“余禮”,顧名思義,要把農產品變身伴手禮。
先從大米入手,如何做出潮味來?有人提議,能否瞄準婚宴市場,大家一致拍案叫絕。很快,樣品出爐,時尚精致,改頭換面后,令人眼前一亮。一經推出,果然暢銷,短短數月賣出3萬多斤“喜米”,單價還翻了一倍。這下,農戶們樂了,年輕干部備受鼓舞,于是又把目光聚焦桃子。話說這桃,全鄉2000多畝,幾乎村村有種,過去品種單一,扎堆上市,同樣難賣高價。大伙瞅著早熟品種搞推廣,為的就是拉長周期。
當然,品牌營銷離不開完備供應鏈。眼下,中余鄉八個村抱團發展,合營聯建“余禮共富工坊”。才剛結頂,迎著酷暑,年輕干部們又忙開了,引進生產線、謀劃建冷庫、開發新產品。鄉黨委書記樓超武明顯發現,年輕人的精氣神明顯煥然一新,變按部就班為主動創新,遇到困難勇往直前,凝聚力和獲得感雙雙提升。
浦江縣委組織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全縣上下一體推進“學、查、改、促”四篇文章,尤其突出“以學促干”,緊扣中心、服務大局,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重大項目、重點工作、重點改革,凝心聚力拼經濟、固本強基抓治理、用心用情優服務,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有力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鄭家塢鎮地處浦江“東大門”,當前,中歐班列金華陸港浦江公鐵聯運樞紐建設項目正酣,這也是該鎮推動工業轉型升級、重振輝煌的歷史機遇。由于地塊征遷任務重、時間緊,借勢借力學習教育,當地以項目攻堅檢驗成果成效,推動以事磨人、項目練兵,實現了黨員帶頭簽約、干部助力簽約的良好局面,啃下一塊塊“硬骨頭”,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記者從浦江縣發展和改革局了解到,圍繞重點項目深入開展黨建工作,將黨支部建在項目上,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從項目選址踏勘、土地現狀核查,到審批計劃指導、事項節點明確及責任單位對接,提供“一對一”全流程精準服務,有效以“紅色引擎”推動重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以壺源江幸福河湖建設項目的浦江段為例,項目前期進度一度較緩慢,通過倒排審批計劃,明確時間節點及審批部門、責任單位,很快一眾堵點得以打通,預計8月即可開工建設。目前,全縣86個重大項目,前期推進、進度跟進、投資入庫均有攻堅組,黨建和業務融合更入佳境。
浦江縣級層面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班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強作風、破難題、抓落實”活動,全縣建立黨員領導干部重點企業包聯、重大項目包聯、重大矛盾糾紛包聯“三大機制”,讓開展學習教育與鍛煉干部本領、推進中心工作有機融合,截至今年4月底,共簽約項目24個,協議總投資147.4億元,同比增長141.6%。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