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經濟”荔枝文旅 如何從“一季火”到“四季火”
隨著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的熱播,劇中“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荔枝故事引發了許多觀眾對于荔枝文化的好奇,帶動了荔枝文化的體驗熱潮。在本地朋友的帶領下,來自河南洛陽的林亞茹來到了深圳日紅果場荔枝園。作為北方人,親手采摘、現摘現嘗荔枝的體驗這還是第一次?!案叽蟮睦笾渖蠏炝撕芏嗉t紅的荔枝,讓人特別開心?!彼龑χ星鄨蟆ぶ星嗑W記者說,“荔枝很新鮮,也很好吃。我給朋友和家里人都寄了一些,我要帶他們也來體驗一次?!?/span>
從5月開始,不同品種的荔枝陸續進入成熟期,我國迎來了荔枝豐收的季節。今年是荔枝豐收的“大年”,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調查報告顯示,全國荔枝總產量預計約365.04萬噸,同比增長111.26%,創歷史新高。
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福建和臺灣都是我國荔枝主要產地。為推廣荔枝文化旅游,各地荔枝產區紛紛發力:廣東省廣州市啟動2025荔枝文化暨旅游推廣活動,茂名市開啟荔枝嘉年華活動,深圳市南山區開展“美荔南山”荔枝旅游消費季,珠海斗門區推出“絢荔斗門·灣區共甜”特色農產品展銷暨荔枝旅游文化嘉年華;廣西靈山荔枝文化旅游節已拉開帷幕;海南省??谑协偵絽^推出2025椰城香見·??诨鹕嚼笾υ禄顒拥?。
一顆荔枝帶動一條產業鏈
近日,2025荔枝文化暨旅游推廣活動正在廣州如火如荼進行。該活動策劃了20條荔枝主題旅游線路,覆蓋增城、從化、黃埔等荔枝主產區,串聯起荔枝果園、特色鄉村、精品民宿、歷史古跡和自然風光,進一步推進農文旅商融合發展。
增城區是廣州荔枝的主要產區之一。增城東林果業園負責人劉鏡超向記者介紹,今年端午節假期,荔枝采摘單日客流量近1萬人次;上周末(6月21日、22日),果業園荔枝采摘客流量也有4000人次。
東林果業園在2011年就有了荔枝采摘項目。為了給游客提供更好的采摘體驗,果業園將果樹矮化,降低采摘路徑的坡度。同時,果業園配備了300多個停車位,修繕和拓寬了內部道路,并引入物流公司方便游客現場寄送新鮮荔枝。如今,荔枝采摘項目已經成為果業園重要收入來源,占總收入的50%。
為方便游客體驗荔枝采摘并在增城區游玩,廣州近日還開通了市區直達增城荔枝園的旅游專線。90后廣州市民王加琳乘坐“增城摘荔枝專線”從體育西路出發,一站式直達荔枝園。“我周四乘坐的那班車都坐滿了,周末的班次更是全部提前訂滿?!蓖跫恿照f。
“平時基本不會專門跑這么遠,去增城坐地鐵都要一個半小時。但既然來了,肯定要順便嘗嘗當地美食。”王加琳摘完荔枝后,又到荔枝園附近的朱村品嘗了當地有名的雞飯。
劉鏡超表示,大量游客的到來為增城經濟注入了新活力。游客們不僅采摘荔枝,還會順道前往掛綠廣場、萬達廣場等商業中心購物消費。不少外地游客會在當地停留一兩天,帶動了住宿、餐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采摘經濟的文旅創新之路
隨著荔枝采摘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傳統果園也開始開展采摘游玩項目。東莞大朗鎮新馬蓮村的00后果農鐘建斌在社交媒體上宣傳自家果園的采摘活動,成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體驗。
鐘建斌向記者介紹,他家果園以前主要通過線上接單、集市零售和收購商采購3種渠道銷售荔枝,其中大部分荔枝都以較低的價格賣給了收購商。今年開放荔枝采摘項目后,采摘售賣的價格較收購商的收購價有所提升。
在鐘建斌看來,增加采摘活動不僅在于銷售,更可以讓游客親身參與豐收和采摘的過程。許多游客在體驗采摘的樂趣后,會主動購買荔枝,并推薦給身邊的朋友,果園也因此有了好的口碑。
坐落在廣州重要荔枝產區從化區十里荔枝林的廣州古荔園民宿,今年荔枝季的客房預訂非?;鸨?。民宿創始人莫曉艷告訴記者,目前客房已經預訂到7月下旬。
園內兩棵300多年樹齡的古荔枝樹是這家民宿的荔枝文化IP。為了豐富荔枝文化旅游體驗,古荔園民宿推出荔枝美式咖啡、荔枝冰抹茶等創意飲品,私房菜則有荔枝雞湯等特色菜式。除此之外,民宿主理人還會向住客介紹當地農戶,住客可以自行前往果園采摘荔枝、選購其他新鮮農產品。這不僅為游客提供了原生態的鄉村體驗,也推動了農產品的銷售。
被譽為“中國荔鄉”的廣東省茂名市,也在創新性地推動荔枝文旅發展。茂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交流合作與推廣科科長馮佐介紹,5月啟動的茂名市荔枝嘉年華活動策劃了“荔鄉之旅”精品路線,串聯起貢園古荔林、柏橋荔枝主題服務區、中國荔枝博物館等特色景點,景點也推出系列優惠票價和政策,吸引游客。
馮佐表示,為應對荔枝豐年銷售壓力,茂名市政府通過荔枝定制、加強宣傳、直播帶貨和電商銷售技能培訓等方式,幫助果農拓寬銷售渠道。連續5年舉辦的“十萬電商賣荔枝”活動今年推出了新舉措:茂名市政府財政出資100萬元,疊加電商平臺、金融機構資金補貼,推出超300萬元茂名荔枝電商消費券,優惠電商企業和消費者,激活荔枝線上銷售市場。
從“一季火”到“四季火”的挑戰
雖然荔枝文旅蓬勃發展,當下仍有諸多挑戰。在豐收大年,荔枝集中大量上市,導致價格走低,影響果農收益。鐘建斌告訴記者:“去年是荔枝小年,糯米糍、桂味(荔枝品種——記者注)大概在100元一斤,今年的價格只有去年的1/10。”
同時,荔枝文旅也面臨著同質化問題。莫曉艷表示,近年來,當地民宿的數量激增,競爭日益激烈。在她看來,民宿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民”,必須立足本地特色資源,以顧客體驗為中心設計豐富的活動。“游客住酒店的時候很少會問酒店有什么可玩的,但是來民宿的話,問的第一個問題肯定是有什么可玩的?!蹦獣云G說。
北京旅游學會理事吳若山認為,推動荔枝文旅持續升溫、實現長遠發展,還需在多方面深耕細作。
首先在旅游供給方面要形成差異化發展,針對不同游客群體推出定制化活動,并根據游客的反饋和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和優化,提升服務品質。
其次,延伸產業鏈是提升荔枝文旅附加值的有效途徑。吳若山認為,可以打造荔枝工坊,讓游客參與荔枝深加工的過程,使荔枝之旅不再局限于簡單的采摘;同時深挖荔枝文化內涵,開發文創周邊產品,讓游客能把荔枝文化“帶回家”。
如何實現荔枝采摘游從“一季火”到“四季火”轉變?吳若山建議,可以在非采摘季舉辦荔枝文化節等活動,通過展覽、講座等形式,展示荔枝的種植歷史、品種特色等荔枝文化。 此外,可利用科技手段,開發VR、AR、MR體驗項目,讓游客在虛擬場景中獲取更多荔枝相關知識,從而保持荔枝旅游的全年熱度。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