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稻香譽滿倉 ——遼寧沈陽推動清水大米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作紀實
一粒米的背后有著怎樣的動人故事?在位于北緯42度水稻黃金種植帶的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的廣袤沃野之上,一粒粒顆粒飽滿、細膩光亮、晶瑩剔透、回味綿甜的清水大米,正以地理標志為筆、農旅融合為墨,書寫著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傳奇故事。
“一片稻”串起“一條鏈”
踏入沈陽錫伯龍地創意農業產業有限公司打造的“稻夢空間”,阡陌織就的綠色卷軸在腳下徐徐展開,讓人仿若置身于一幅流動的山水田園畫卷。在這里,地理標志產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碰撞出獨特而迷人的火花。
乘上小火車,穿梭于田埂上,抬眼可見兩側稻田縱橫交錯、綿延鋪展,各色秧苗錯落有致,在夏日微風中輕輕搖擺,沿途“一站一景”的主題項目,讓整個旅程充滿“拆盲盒”般的驚喜。這片被《我和我的家鄉》搬上銀幕的稻田,如今已發展成稻米主題景區。當小火車停駐在觀景塔下,拾級登臨高處,整片稻田驟然化作立體的藝術長卷,壯美的稻田畫盡收眼底——“夸父”身著稻浪衣裙,在田壟間邁開追光的步伐;巨型“牡丹”以朱紅秧苗為瓣,嫩黃稻穗作蕊,在大地畫布上雍容綻放……
“每年我們都會推出不同主題的稻田畫。今年的‘國色山河’主題以牡丹花為主要設計元素,總占地面積90余畝。從插秧到成型,我們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游客們也都特別喜歡。除了稻田畫,我們還開發了米線、米制咖啡、大米冷飲等一系列衍生品,把清水大米從田間搬上了游客的餐桌。”沈陽錫伯龍地創意農業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愛軍介紹,作為“清水大米”地理標志用標企業之一,該公司充分利用清水大米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沈北新區稻夢小鎮的自然風光,打造出“稻夢空間”農業觀光體驗項目。除巨幅稻田畫外,農事體驗也是“稻夢空間”的一大亮點,每到農忙時節,游客們便紛紛走進稻田,挽起褲腿,親自體驗插秧、收割的樂趣,感受泥土的芬芳與農耕文化的魅力。同時,當地對游客開放清水大米生產基地,清水大米地理標志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也進一步增強,實現了“地標賦能文旅、文旅反哺地標”。
“地理標志為清水大米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農文旅融合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將充分利用好地理標志這一重要資源,不斷深化農文旅融合發展,講好‘清水大米’的品牌故事,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趙愛軍看來,“沒有品牌就沒有未來”,在推動“稻夢空間”走向更廣闊市場的過程中,沈陽錫伯龍地創意農業產業有限公司堅持以品質塑品牌,持續加大對水稻種植技術和加工技術的研發投入,優選水稻品種,認證清水大米的鎂、鉀含量,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我們將立足‘稻夢空間’,努力把‘清水大米’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趙愛軍說。
“‘稻夢空間’項目盤活了農村土地資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為清水大米地理標志產業延伸了價值鏈,更帶動了周邊餐飲、民宿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遼寧省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稻夢空間”項目是遼寧省探索地理標志產業與生態旅游完美融合的新成果,不僅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升級,更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一粒米”盤活“一盤棋”
清水大米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精心培育與大力支持。近年來,在遼寧省知識產權局的指導下,沈北新區不斷強化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制定與實施清水大米地理標志產品地方標準,深入挖掘產品獨特價值和文化內涵,大力推進地理標志產業擴容、增量、提質,為盤活鄉村振興“一盤棋”打下基礎。2024年,“清水大米”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當地下足了功夫。“一方面,我們不斷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假冒清水大米地理標志產品的行為,維護品牌的良好形象和市場秩序。另一方面,我們持續加大對地理標志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企業員工和農戶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確保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規范使用。”沈北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積極開展大米產品生產資源普查,通過走訪調研、召開動員會、培訓指導產品檢測步驟和申請程序等,為清水大米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主體的擴容增量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包括沈陽錫伯龍地創意農業產業有限公司在內,沈北新區清水大米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主體已達14家。
此外,當地政府部門還積極組織地理標志產品宣傳推廣活動,為清水大米等地理標志產品走向更大舞臺搭建起平臺。去年,由遼寧省知識產權局、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沈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年遼寧省地理標志宣傳推介活動在“稻夢空間”舉辦,現場為“清水大米”等3家商標品牌指導站進行了授牌,發布了“稻夢空間”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優秀案例。活動中,遼寧省14市知識產權和文旅系統齊聚一堂,通過線上直播推介等方式,讓清水大米成功實現初步溢價。
“接下來,我們將在省、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和區委、區政府的指導支持下,與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用活清水大米等地理標志資源,大力實施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努力將清水大米打造成為地方特色產品的‘金名片’,以高質量知識產權服務助力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沈北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一粒米“撐”起大舞臺。清水大米在地理標志產業與農業、旅游業深度融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政府與企業攜手共進,共同繪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絢麗畫卷。離開“稻夢空間”時,記者轉身回望這千畝稻田,綠波與紅影交織著漫向天際,夏風輕撫下,層層疊疊的稻浪簌簌有聲,仿佛在講述“一粒米”背后的無限可能。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